踏上久违的家乡大路,望着宽畅的马路,一望无际的田野,很想寻找儿时的记忆,却无迹可寻。遇到岔路却不知该走哪条路,只好询问路人。路人调侃:“找不到回家的路了?多长时间没回来了。”我脸红了。
顺着平坦的大路直走,很快看见“锦秀苏村”的门牌。女儿兴奋的说:“妈,到你苏村啦!你的出生地。”我的眼前却浮现出儿时上学的情景:一座座平房竖立在狭窄的路旁,路边停放着一辆辆拉人的三轮车,妈妈站路边眺望来往的三轮车,寻找一星期未归的女儿。而此时望着来往穿梭的车辆,好像看到了妈妈焦急的脸庞,眼泪夺眶而出。
女儿看见了又问:“妈,你怎么啦?”我忙掩饰:“没什么,我只是太高兴了,这里变化这么大,原来是平房,现在都成高楼了。这是我的母校苏村一中,原来是砖房泥地面,每次打扫卫生,满教室荡满了灰尘,现在变成了漂亮的4层小楼”。一路对女儿絮絮叨叨,而思绪仍怀念过去的时光,父母亲已去世多年了……
来到家门口,却找不到家的面貌,狭窄的土路变成了宽阔的水泥路,深深的沟旁垒起了高高的围墙,我家原来的窑洞已经塌陷,满院荒草,泥墙经过雨水的冲刷,已经东倒西歪。
“这不是三女吗?”突然一声打断我的张望,邻居二婶用她长满老茧的双手握着我的手。看着她的满头白发,想着如果妈妈也在世也是这个样子,忍着满眶泪水,回握着二婶的手:“婶,你身体好吗?”二婶她流着泪水说:“好,好,如果你妈要在的话,该多好啊,真是没福气,现在的日子多好啊,却不在了,唉!”她低着头,不时拍拍我的肩膀,说说家乡的变化,谁家的女儿考上大学啦,谁家儿子娶个好媳妇……听着婶的唠叨,我倍感温暖,似乎母亲就在身旁。
二婶说,没事时多回来转转,你妈不在啦,有婶呢,回来住婶家,多和咱村人走动走动,有事时说话,大忙帮不上,小忙还是可以的。二婶把我拉到她家,她原来的窑洞前建了两层小楼,白瓷片镶墙,客厅宽畅明亮,摆放着各种家电,院子里挂着一串串红辣椒,看到这一切,我真切地感受到:农村生活好了,好日子真的来了!
临别有点恋恋不舍,不时地回望家乡,回望仍在招手的二婶,我暗下决心,一定要多回家看看,看看家乡的变化,看看质朴厚道的娘家人,他们是我永远的挂念。
(南山分公司 王勤朋)